结合当前市场动态和多维度因素分析,预计下周 16Mn 无缝钢管行情将呈现震荡偏弱运行,价格波动区间可能集中在4250-4350 元 / 吨,以下从供需、成本、政策及市场情绪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:
-
供应端边际宽松钢厂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,部分前期检修产线逐步恢复,且山东磐金等主流钢厂出厂价上调 50 元至 4350 元 / 吨,显示供应端仍有增量压力。不过,全国无缝管库存连续两周微降(9 月 24 日库存 71.25 万吨,环比下降 0.05 万吨),华北地区库存降幅明显(天津降 0.03 万吨),反映流通环节压力有所缓解,但钢厂厂内库存仍处于中高位,供应主动性较强。
-
需求端旺季成色不足
-
建筑领域: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 15%,但资金到位率不足导致实际用钢需求疲软,建筑用管(如结构管、流体管)订单环比减少 10%-15%。
-
工业领域:机械制造(占比 26.7%)和能源化工(占比 42.1%)需求相对稳定,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 17.8%,锅炉用管预计 2025 年用量达 120.7 万吨,支撑部分高端品种价格。但家电、汽车行业增速放缓,冷轧板卷需求弱于预期,间接拖累无缝管市场情绪。
-
出口窗口收窄:8 月无缝管出口量环比下降 3.3% 至 951 万吨,叠加美国、越南等国反倾销调查升级,短期出口增量有限。
-
铁矿石震荡偏强巴西淡水河谷发运量环比减少 8%,澳巴合计到港量降至 2200 万吨以下,港口库存降至 1.1 亿吨低位,支撑铁矿价格小幅上涨(普氏 62% 指数涨至 125 美元 / 吨)。但钢厂补库意愿谨慎,高炉开工率维持在 85% 左右,对矿价拉动作用有限。
-
焦炭价格承压下行焦煤供应宽松(山西低硫焦煤价格 1500 元 / 吨),叠加钢厂对焦炭采购压价,第二轮降价 50 元 / 吨全面落地,冶金焦价格降至 2300 元 / 吨。成本端支撑减弱,压缩无缝管利润空间(当前钢厂吨钢利润约 150 元)。
-
行业政策短期提振有限五部门发布《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—2026 年)》,提出增加值年均增长 4% 的目标,并推动产能产量精准调控。但政策效果需时间显现,且市场对 “反内卷” 细则落地节奏存疑,短期难以扭转供需失衡格局。
-
市场情绪偏悲观期货盘面螺纹钢主力合约跌破 3500 元 / 吨,热轧卷板贴水现货 50 元 / 吨,贸易商避险情绪浓厚,多采取 “快进快出” 策略。据调研,山东地区贸易商库存同比增加 20%,部分商家报价较钢厂指导价低 30-50 元 / 吨以促成交。
-
价格区间预测综合成本、供需及情绪因素,预计下周 16Mn 无缝钢管主流价格将围绕4250-4350 元 / 吨震荡偏弱运行。若期货反弹带动市场情绪回暖,价格可能上探 4350 元 / 吨;若需求持续疲软,或下探 4200 元 / 吨寻求支撑。
-
风险提示
-
上行风险:美联储降息落地提振大宗商品情绪,基建项目集中招标释放增量需求。
-
下行风险:房地产销售数据超预期下滑,焦炭第三轮降价落地加剧成本坍塌。
-
操作策略
-
贸易商:建议维持低库存策略,逢低补货 500-1000 吨,待价格反弹至 4350 元 / 吨以上分批出货。
-
终端用户:按需采购为主,可锁定 1-2 个月用量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。
-
投资者:关注期货 01 合约反弹至 3600 元 / 吨以上的沽空机会,止损 3650 元 / 吨。
短期来看,无缝钢管市场仍将处于 “弱现实、弱预期” 格局,但随着冬季限产政策临近(预计 11 月启动)及基建项目资金逐步到位,10 月中下旬或迎来季节性反弹窗口。中长期需关注两大变量:
-
出口政策: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正式实施,无缝管出口成本将增加 150-200 元 / 吨,倒逼企业加速绿色转型。
-
技术升级:高端品种(如耐蚀合金管、高压锅炉管)需求占比提升至 35% 以上,头部企业(如天津钢管、衡阳钢管)将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。
结论:下周 16Mn 无缝钢管行情以震荡偏弱为主,建议密切关注 9 月 PMI 数据、铁矿石到港量及钢厂限产动态,灵活调整操作策略。